消费者从追求“名牌”到追求“设计”,其实是从追求“共识性”到追求“个性化”。这些消费趋势会对品牌方和设计师带来哪些新的要求呢?为此我们有幸专访了国家一级鞋类设计师、国际鞋业设计大赛二等奖获得者林亚良先生。
新消费者对品牌和设计的需求
消费者从追求“名牌”到追求“设计”,其实是从追求“共识性”到追求“个性化”。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国产品牌的球鞋,鞋类市场出现了一些国产的“现象级”的产品,受到大家的认可和追随。这些会对品牌方和设计师带来哪些新的要求呢?
现在消费者其实对国产品牌有更多期待,就像有一颗“望子成龙”的期待心理。民族自信充盈每个人心底,大家的审美水平和对创新事物的接受度和热情也是空前的,这是呈现自我甚至是文化输出最好的时机。
但是好鞋并不是因为大众需要所产生,而是优秀设计师的精彩创造加持才面世的。设计师不光要有天马行空的创意,还要有成熟的商业思考能力。
- 设计要有思想
设计要有思想,或者说是构思和概念。鞋子的设计要表达的是什么风格、什么概念?用什么样的楦形、大底、以及搭配材料?是设计之前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明确设计思路,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贯穿之中,这样才能保持系列设计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鞋款之间有变化,但是风格却能始终一致。
设计是一个思维创作过程的产物,保持思维创作的灵活性是设计师最有价值的财产。鞋类设计师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要让新的思维不断地冲击自己的感观,从而保持良好的设计感。
鞋款的设计要有空间感和整体感。设计要从二维到三维的空间去考虑。先在脑里勾画出整只鞋款的立体感,想象出成品后的样子,整体美感怎样?线条之间的位置关联如何,比例关系是否协调?鞋款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空间设计,而不是各自独立的平面。一个洋溢着时尚特色又舒适大方的鞋款,应当是由鞋的灵魂——鞋楦定型支撑,由飘逸着时尚气息的鞋帮造型和风格自然融合的鞋底造型组成。设计师必须要对风格整体感进行准备把握,不能一叶障目。
设计师同时也要处理好鞋款造型和服装整体造型的关系。把服装的流行元素嫁接到鞋款的造型中,使鞋与服装和谐搭配,点面协调,上下呼应。
- 永远不要做与别人一样的鞋子
鞋类设计师与版师和艺术家有所区别。版师以技术为主,艺术家以美学为主,鞋类设计师是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主,把技术和美学结合起来,是把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以及经济结合起来的产物。这就需要设计师具备市场意识、美学意识、品牌意识、文化意识、民俗意识、潮流意识、环保意识、品位意识。
一个成熟的设计师一定是具备以上的知识体系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的。永远不要做与别人一样的鞋子,而是要发扬自己的特色,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
- 后记
让艺术融入到人们随身的可以穿戴的物品上,才叫真正的艺术走进生活。最出色的设计往往应该从第一眼就抓住你的心。我们期待着林亚良先生不走寻常路,不断推出功能精细度和情感体验度完美融合的鞋类新作品,充满美感地解决人们的穿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