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当本土设计师的设计不再本土,那么我们和他们自己将如何看待这个悬挂在每一个中国新世代设计师们头上的所谓称号?那些显而易见的中国化符号,在上海时装周每年两季的发布上已经难得一见。

中国这一代的设计师们,拥有更加当代的世界观,也正在拥抱更广阔的设计语境。在他们最新发布的2020秋冬系列中,我们自然也能窥见到这样的事实。

SUSAN FANG

Susan Fang的工作室中,成员们99%的时间都投入在手工当中。这样一个在大机器时代依旧坚持手工,并持续在其中找到灵感和乐趣的品牌,是十分可贵的。新一季作品,她用浪漫的串珠和羽毛,向我们展示了自己抽象的梦境。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Susan Fang

白色褶皱上衣、珠串吊带上衣

InStyle: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Susan:我的灵感来自我的梦境,准确地说是飞行的梦。从小就做的梦,长大之后变得抽象起来:在天空中滑翔、潜入水中、变幻成另一个物体……我用羽毛来暗示这样的梦境,还有我引以为傲的空气刺绣(Air-embroidery),这些浮光掠影,我将以超现实的手法在本季 中一一描绘出来。

InStyle:你和母亲共同完成作品,体验和心情是怎样的?Susan:我的母亲在退休之后开始自学绘画,她凭借自己的爱好和想象作画,随心所欲地创作。可能是因为这样,她能够理解我的很多抽象的想法,我们就好像是彼此的分身一般。

此外,母亲拥有的一些手工技艺,比如钩针,是我现在还没有掌握的,我需要她的帮助才能完成一些作品。母亲也会比我更加落地,会制定好详细的制作和交货行程,同时也鼓励和支持我坚持做衣服的梦想。

InStyle:手工工艺在机器几乎能完成所有工作的现代社会,意义是什么?Susan:事实上,我们很多技艺确实是机器完成不了的,我们的创作其实和创作一幅画或者一尊雕塑比较类似。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太充满科技感的东西,对我来说科技充满冰冷感、距离感,具有复制性。而手工具有温度,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也能够激发自己的灵感,创造出新的手工工艺和方式,生生不息地创造出新的东西。

InStyle:与推出第一季作品的自己相比,现在的你工作和思维模式上有哪些转变?Susan:其实核心没有改变很多,品牌想要传达的理念没有改变。我们对手工和可持续的坚持没有改变,从第一季开始就尽量做到零浪费,在这一季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在用上一季剩下的面料。关于转变,我们现在有了更多的品类,我们也在学习,希望能够在商业方面变得更加成熟和高效。

InStyle:拥有一件持续流行的明星单品或成为明星设计师,二选一,你如何抉择?Susan:作品更重要。我不希望跟随潮流,我希望自己能够一直创造出新的东西。“明星设计师”不太适合我,作品是表达的途径,而不是“明星设计师”这个光鲜的外壳。

InStyle:对于“联名”这件事是怎么看的?Susan:我和Swarovski合作了两季,我们使用了他们的很多可以回收的水晶。之后我们想和一些与我们非常不同的品牌合作,比如Nike。因为我之前没有做过运动服,如果把我们的元素与运动服相结合,会创作出很多有趣的东西,我对他们的工艺也很感兴趣。此外我还想和珠宝品牌合作,比如Tiffany & Co.,我想对一些高级珠宝进行创作。

OUDE WAAG

如何面对不可逆回的过去与消逝的记忆?富有张力而静谧的抽象印花、利落极简的立体剪裁结合丰富的面料拼接细节所呈现出的,坚韧有力,勇敢面对一切而又带着些许脆弱的摩登诗意女性形象是Oude Waag用时装语言所给出的答案。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Oude Waag

渐变连体衣、连身裙

疫情对所有人按下了暂停键,Oude Waag也在此期间再次审视了自己现在与未来存在的意义:我们绝不需要生产更多的衣服,越来越快地发布更多的“新系列”。品牌将自身定义为 “文化贡献者”,并将不定期发布《矛盾志》 (Journal of Paradox)独立刊物,希望以时间为轴,记录对当下、过去以及未来的回应与美学探索。

CALVIN LUO

如果我们以最朴素的眼光来审视时装,那么它是一件衣服、一条裙子,也是一个商品。

但是,重点符号永远要标注在“人”之上,赋予时装生命的不是时装本身,而是穿着者。Calvin Luo在新系列中就表达了这样的精神—让人成为时装的主宰。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Calvin Luo

黑色收腰西装外套、白色透视长裙

InStyle: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Calvin Luo:不同表现主义的载体自由排列的折衷主义是2020秋冬女装系列想探讨的核心内容。本季我在最大程度上将设计视线回归至“人是服装的载体”上。着眼于服装功能性的本身,希望通过“人”来赋予服装新的生命力。

我们也邀请了当下不同风格且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分别抢先穿上当季新品,不同身份的女性穿上Calvin Luo都有着不同风格的诠释,基于人物本身,Calvin Luo女性多元化的审美与自由潇洒的女性精神为此系列注入了不一样的可能性与时尚色彩。

InStyle: “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Calvin Luo:我出生在中国,中国设计师就是我身份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我觉得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国本土设计师,我们有义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和发展。现在中国设计师品牌也有更多的机会被世界所看到,所以我觉得以一个更专业更完整的形象展示给世界是很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比如我们也有了很专业的时装周体系,销售体系,市场推广体系,等等。)

InStyle:对你来说成熟设计师的标志是什么,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吗?Calvin Luo:我认为成熟的设计师品牌是有很多个方方面面组成的。比如能否平衡创意和商业?是否有专业的公关团队、销售团队?等等,诸多方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也开始走上国际时装舞台,大家都在朝着更成熟的品牌发展方向前进。当然我也是在努力让品牌成为更成熟的时装品牌。

InStyle:谁最适合穿上你本季的设计?Calvin Luo:每一个人。

AT-ONE-MENT

设计师Wanbing Huang这一季想和我们一起来探讨“衣装的社会价值”这个话题,在她的设计中,时装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所有情绪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AT-ONE-MENT

蓝色皮质背心上衣、蓝色皮质长裤

正如这一季的主题“HUG”(一个拥抱)所言,时装不仅仅是遮蔽身体的工具,甚至不止以“美”为终极要义。Huang所主张的“社会价值”,正如我们所拍摄的这一件皮革所展现的一样:当你仔细观察它,你会被上面染色和细小的纹路所感动,而这一切在你穿上它的时候,都将与你肌肤相亲。

LUCENCY

Lucency新系列“BARAKA”的灵感来源于同名纪录片《BARAKA天地玄黄》。BARAKA在古伊斯兰语中代表祝福,同此片的导演一样,祝福就是这个系列的初衷。通过大量的拼接元素以及材质上的冲突来表达人与自然的冲撞以及融合,用大自然的轮廓来刻画细节并表达对原始的敬畏,用来自自然的色彩涂抹贯穿整个系列,展示来自心底的震撼,希望可以用时尚的语言去装点时光的容颜,祝福与我们共同存在于这颗蔚蓝地球上的一切。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Lucency 银色皮质外套

天地瞬息变化,斗转星移,物我两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大千世界就仿佛是一场无始劫来轮回不休的沉思之旅。人类自诩为万物之主,试图左右你我他的生命,却以汗水、血泪筑成教堂、神庙,祈求获得神性庇佑;试图翻云覆雨,却对风水雨火俯首就服,任其肆意涂抹着大地,朝夕间,生命在自然中留下痕迹,征服,控制,改变,都不过是永业轮回中的一抹微尘,最终彼此交融获得下一个永生。

MING MA

自然界不少动物都通过改变外表,让自己看起来更巨大以便吓退敌人。宽大的裙摆,也能赋予女性穿着者力量吗?还是,它只是限制女性行动的存在?Ming Ma华丽而又浪漫的裙摆让人印象深刻,但在宽大的裙摆之外,品牌想要表达的,还有更多。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Ming Ma紫色花朵长裙

InStyle: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Ming Ma:2020秋冬成衣系列灵感来自库布里克执导的电影 《Barry Lyndon》,回溯了历史语境下浪漫与冒险并存的视觉映像。探索着新与旧的冲突感,力量与典雅之间的灵动性。

InStyle:你的设计似乎着装场合很有限,你是否在乎这一点?Ming Ma:我们的设计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鲜艳的颜色、雕塑般的廓形、大长裙,但实际上在我们的系列当中,不仅仅是这些夸张的款式,我们还有在这些形象款基础上延伸的,适合女性多种场合需求的设计。

InStyle:大裙摆和女权之间是否有所联系?Ming Ma:我们感兴趣的是女性主义,它与女权是不同概念。 我们每一个系列都在探索女性的双重美感。一些设计元素如胸衣、浪漫的褶裥、流动线条的大长裙一直出现在我们设计当中。这一季度我们将硬朗的西装剪裁融入了优雅浪漫的设计当中,女性的力量感与如流水般的温柔相互交织。力量,不只是力气,它还代表着能力和女性气场,水至柔则刚。

InStyle: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回响和认可,你现在如何看待“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Ming Ma:中国当代设计师代表了每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个性风格,以及设计师最真实本质的审美体系。西方现在的时装体系已经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大家都处于一个等待的状态。世界的目光也逐渐转向中国,相信未来会有更加新鲜的事件发生。

InStyle:与推出第一季作品的自己相比,现在的你工作和思维模式上有哪些转变?Ming Ma:第一季的作品是最纯粹,在视觉和产品上最大程度遵从自我的一季。当我们逐渐发展了,会愿意去倾听顾客与合作方的反馈,和店铺与市场有一个良性的对话,品牌需要在自我的审美体系与市场之间做一个恰当的平衡。

InStyle:你认为一个成熟的时装设计师的标志是什么?Ming Ma:时尚这个行业是一个拥有高度专业技能和创造力的行业,创意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功夫,同时设计师还要具备优秀的视觉呈现力与沟通能力,每一季的系列还要让人惊喜和突破,才算是一个成熟的设计师。

InStyle:拥有一件持续流行的明星单品或成为明星设计师,二选一,你如何抉择?Ming Ma:我从来没有想过成为明星设计师。时装是为女性设计的,我感兴趣的是在当代的语境下去阐释女性美感。

InStyle:对于“联名”这件事是怎么看的?Ming Ma:成功的联名会让人眼前一亮。我对与化妆品之间的联名很有兴趣,Shiseido在1970年代的广告就已经做出让人惊艳的视觉,美感与表现力在今天看都不过时。

InStyle:包袋、配饰和香水一直是时装的经济支柱,但一直也是设计师品牌的软肋。在这方面,你的心态是怎样的?Ming Ma:当品牌开始专注于皮具配饰类,就是迈向商业化的转变。我们现阶段仍然是以成衣设计为主,未来在适合的阶段会考虑在配饰上投入。

InStyle:谁最适合穿上你这一季的设计?Ming Ma:期待倪妮能穿上这一季的设计。

YIRANTIAN

时装使你成为想要的样子,还是表达你原本的样子?这个问题对每一个人,尤其女性来说,是容易让人陷入囹圄状态的陷阱题。YIRANTIAN的新系列鼓励你勇敢和自己对话,探索你自身的情绪,这样这个问题也许就能够得到解答。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Yirantian 斑马纹拼接外套

InStyle: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郭一然天:2020秋冬系列诞生在这样一个充满“距离” 的当下,如何以女性角度理解情感,表达情绪变得尤为重要。灵感起源于画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画作,那些抽象的对抗产生共鸣,错位但平衡的空间感,虚实结合但利落的线条,模糊但多重的动态重叠都像是在某种“距离”下描述多种情绪,犹如女性本身的不定性和稳定性,亦是矛盾的也是坚定的。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女性应与自我对话。这个系列为这样的对话提供线索,与女性一起探寻情绪的力量。

InStyle:在你看来,当代女性需要的时装是怎样的?郭一然天:我觉得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时装使得穿着者成为想要成为的样子,另外一方面是表达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当然要给予舒适和辨识度。

InStyle: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回响和认可,你现在如何看待“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郭一然天:我觉得仅仅是一个领土的区分吧。

InStyle:与推出第一季作品的自己相比,现在的你工作和思维模式上有哪些转变?郭一然天:现在和之前的模式最大的转变是在结合真正穿着者的感受吧,在这个感受上更好的表达Yirantian。

InStyle:谁最适合穿上你这一季的设计?郭一然天:不存在最合适的那一个人,但是能选择Yirantian去代表这一位女性的某一个时刻或者场合,就是最合适的。

XU ZHI

最初因为那充满情绪而牵动观者人心的流苏而备受关注,陈序之的品牌XU ZHI现在已经是“本土设计”的代表。而关于“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他也从抗拒到接受,甚至开始觉得个体标签是促进沟通的一种方式。新系列中,“情绪”这个词依旧被强调,他渴求通过时装为我们展现一个浪漫的都市爱情故事。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Xuzhi绿色流苏连身长裙

InStyle:本季的灵感来源于哪里,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陈序之:去年九月在纽约,从West Village走到East Village,在Washington Square坐在喷泉里看着大学生们跳舞,在全白窗帘外的逃生楼梯喝酒,看着Nolita的街道,看着相互脱离却有着微妙连接的纽约人,便想起了1970年代的Patti Smith和Robert Mapplethorpe的故事,以及那个年代蓬勃的艺术、平权运动和各种疯狂。这个系列讲述了温暖的都市浪漫故事,是为专属于青年人的欲望与骚动、奋进与挣扎所谱写的一首赞歌,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既紧密又疏离的关系的诗意刻画。

InStyle:钟情于流苏的原因是什么,你的流苏有何特别之处?陈序之:编织成麻花状的纱线在末端自然散开变成流苏,一松一紧,这种柔中带刚的感觉与Xu Zhi对人物脆弱又坚强的特质的刻画相辅相成;流苏静止和动态时所呈现的气质亦不同,好比一个很感性却又很理智的人,是个和谐的矛盾体,非常有灵气。

Xu Zhi的流苏永远是饱含情感、含蓄又有力量的,传递着穿者的情绪和状态。流苏需要投入很多时间进行手工捻、织、绣、剪和整理,那些手工细节让我想到人与物质经历长时间相处后所产生的情感联系,这种内敛而又有力量的情绪是我始终想要坚持的。

InStyle: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回响和认可,你现在如何看待“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陈序之:我原本对于身份问题并没有太显著的感受,但去年在我个人的认知层面出现了一些转变,慢慢开始觉得“representation”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当时看到Crazy Rich Asians时感受到了一股很强的力量,所以在2020年,我会有意识地去强调自己各种的身份,以对个体标签的强化作为沟通的一种方式。

也许我的创作会在2020年更加注重“本土设计”这一概念,但我身上的标签显然远不止“本土设计师”这一个, 我期望能以我自己的品牌以及在和商业品牌的合作中发声,进行更深刻更有力的艺术表达。

InStyle:你认为一个成熟的时装设计师的标志是什么?陈序之:能够让自己的作品蕴含一种人生体悟和感情宣泄,哪怕是没有交代背景故事,受众在接触时都能察觉到一种隐晦的暗语和平静背后的起伏,对我而言,这是对优秀设计的定义。它应该永远是为了人而创作的。

InStyle:拥有一件持续流行的明星单品或成为明星设计师,二选一,你如何抉择?陈序之:我个人对于这个抉择的回应是随着时间有所变动的。我一度非常排斥明星设计师这种身份的追求,认为作品本身才应该是第一发言人,但现在慢慢觉得如果品牌能多传达一些对于自己来说有价值的观点,也是件很重要很好的事情,因为这可以让你的作品和品牌意义更加丰满立体。

InStyle:对于“联名”这件事是怎么看的?陈序之:我觉得联名是一扇窗户,借由和不同品牌、艺术家、创意行业的合作,我们得以看向别处并得到启发,它健康且具有促进性。2020秋冬系列的核心之一是对各种亲密关系的颂扬,系列里也包涵了与Erdos鄂尔多斯、Neiwai内外、Swarovski施华洛世奇以及Yvmin尤目的合作设计,届时我们会围绕都市浪漫的主题与内外和鄂尔多斯推出两个素人计划,请大家拭目以待!

CHEN PENG

“这就是那个做羽绒服很有名的设计师。”以前的陈鹏非常抗拒这个介绍方式,但现在他已经坦然接受羽绒服就是自己品牌的标志性作品。当Lady Gaga、Rihanna和Bella Hadid都穿上他的作品出现在镁光灯前,你不得不问自己,一个年轻设计师该如何让巨星们爱上自己的设计,而陈鹏又是怎么做的?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Chenpeng 蓝色长款羽绒服

InStyle: 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陈鹏: 2020秋冬系列灵感源自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Louise Bourgeois的装置艺术。将 “象征”当作是超脱于现实世界的工具,正如她所说:“借由象征,人们可以有更深层的意识性的沟通。但是你也必须明了一件事,象征就是象征,它不是血肉的交流。

2020系列被称为:“‘形’而上”,试图通过缠绕、复制、变形、扭曲去表达情绪的变化。通过用个人的方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变化,展现人类的欲望和疏离、死亡与恐惧,用抽象化的方式传达病态的沮丧和排解这种沮丧的幽默感。

整个系列中出现的印花是由手掌元素演变而来。用手掌以及手臂的延展,呼吁每个人都能时刻张开双臂,去拥抱身边的亲人、朋友、爱人,用爱去治愈孤独症,以拥抱与全世界和解。醒目的大手标识,编织的工艺,寓意全社会对于孤独症患者的尊重、理解、关心、接纳与包容。

InStyle: 提起Chenpeng就想到羽绒服,对你来说是一件好事吗?陈鹏:创业初期特别介意朋友介绍我的时候提到:“这是那个做羽绒服很有名的设计师。”然而,随着品牌的发展“羽绒”渐渐地成为了我个人和品牌的标签和特色,很多消费者及粉丝在大街上看着圆鼓鼓、膨胀的羽绒服就会联想起“Chenpeng”。这不就是各大品牌每年投入重金做宣传的效果么?相信时尚行业应该找不出第二个“ Chenpeng”,它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就像Chanel的小黑裙,Dior的 New look 都是属于他们品牌的DNA。

InStyle: 你的设计受到很多明星的青睐。“名人效应”对你的设计有何影响?陈鹏:名人效应”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品牌的知名度,但是在销量上不能即时转化,会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期,比如前一年某艺人穿过的产品,到次年或者下个季度销售才会产生变化。像Lady Gaga,Rihanna, Bjork,Pink,Bella Hadid,范冰冰,蔡依林,王俊凯,华晨宇等,这些穿过我们产品的明星艺人,可能比较容易接受最新的设计想法,他们寻求能够凸显自身特点的作品。Chenpeng每个季度都会有一些特定比例的产品是会为他们量身定做的。

InStyle: 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回响和认可,你现在如何看待“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陈鹏:近些年中国(本土)设计师原创意识、品牌化意识更强了,着重开发具有品牌优势的产品。随着海外留学的华人设计师越来越多,加之中国生产成本的优势,中国设计师品牌在国际上也有了一席之地,好的创意以及合理的产品价格,是全球市场都愿意看到的景象。

InStyle: 你认为一个成熟的时装设计师的标志是什么?陈鹏:独特性和唯一性,换句话说,知道自己最擅长的设计语言是什么。

InStyle: 谁最适合穿上你这一季的设计?陈鹏:Beyoncé。

SAMUEL GUÌ YANG

中国元素被揉进当代时装的时候,有时候会成为拥有反作用的文化符号。但SAMUEL GUÌ YANG对于“中国风”极具个人魅力和稍显克制的诠释,让他的作品就如同写意画一般私人而温柔。新系列中,他探讨“亲密关系”这个议题,在“时装”与“人”两者之间寻找可能。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SAMUEL GUÌ YANG

卡其色衬衫、米白色廓形外套

米白色长裤、红色编织装饰腰带

InStyle: 想通过新系列表达些什么?Samuel:新系列的主题Spellbound,来自1980年代伦敦很出名的一个英式朋克摇滚乐队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的同名歌曲《Spellbound》。字义上既有意乱情迷之意,又有一种被牵绊住的意味在其中。我想通过Spellbound的体验,希望引导出女性内里的神秘感,借鉴了传统文化习俗,女性会对平时日常物件注入另一层含意,并起到祈福和保佑的作用。

新系列希望以服装作为情感寄托的载体,并重新定义服装与穿着者之间的亲密关系。除此之外,2020秋冬的情绪板中还致敬了过去至当下处于东西方文化影响之下的女性形象,例如上世纪60年代的华裔演员周采芹 (Tasi Chin) ,抑或是1980年代杨德昌电影中《青梅竹马》中的女主角形象。

InStyle: 你设计中的中国元素比较克制,在现代时装中呈现中国文化,你有何技巧?Samuel:中国元素很容易被“表面化”,更甚至成为一种起反作用的“符号化”。在我们的设计语言中,中国文化是含蓄并克制的,也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来源。我会在设计中结合具有中国元素的标志性的服饰细节,例如长衫前门襟领式,并代入西方时尚服饰的种类框架之下。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SAMUEL GUÌ YANG

卡其色衬衫、米白色廓形外套

米白色长裤、红色编织装饰腰带

InStyle: 你如何观察服装与女性的亲密关系,观察到的结果是怎样的?Samuel:早期很多的系列主题其实都围绕着服饰与穿着者之间的关系,这可以从裁剪工艺和面料材质的选择中得到提炼,并结合当季的情感和文化等灵感来源的注入,让这个形象显得更饱满。在新系列中,手工编织的小挂件和绑在腰间的蕾丝流苏围裙配件与垂坠感的面料相辅相成,这些细节中流露出女性身姿隐藏之下的神秘气质。

InStyle: 拥有一件持续流行的明星单品或成为明星设计师,二选一,你如何抉择?Samuel:两者硬要选择的话,可能会希望是一件让人家印象深刻的单品吧。其实从SAMUEL GUÌ YANG创立以来,我们基本上每一季都会推出一款Lee Jacket,我们把它视为是品牌标志性的key piece吧,但当然也不是我们来定义是不是明星单品,但针对“明星单品”这个名词,我更希望把这件单品形容成“一件可以让大家看到即联想到SAMUEL GUÌ YANG”的衣服。

InStyle: 谁最适合穿上你这一季的设计?Samuel:桂纶镁。

SHUSHU/TONG

当下,如果你带着“甜美”“可爱”“温柔”这样的滤镜去审视女孩儿们,你很有可能会扫兴而归。这也正是SHUSHU/TONG能够收获成功的原因,这个时代的女性变得如此有趣和多元,复杂到你完全无法通过她们的着装去判断她们本身——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反正他们设计的对象,正是这些无法定义的有趣女孩儿们。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SHUSHU/TONG

白色荷叶边领衬衫、蝴蝶结装饰连身裙、黑色半裙

InStyle: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SHUSHU/TONG:温柔、得体、甜美、脆弱……这些假象中的女性形容词已存在太久,我们在这一季对这些假象进行了倒错,传达一种在古板克制中滋生丰富性的女性质感。

灵感起于一部前苏联电影《办公室的故事》,影片中严肃冷漠的中年女局长,常年佩戴着黑框眼镜,她工作优秀却难以接近,在爱情上几乎是一张白纸。这么一位老女孩似乎与时装相距甚远,但正是这个老女孩唤醒了我们。这个系列主题是 “Someday darlin’,You’re gonna miss me”,旨在表达老女孩身上所蕴含的隐秘的矛盾与魅力终有一天会被人轻轻拾起并让人沉迷。

影片《办公室的故事》的最后一个镜头,出租车内男主角用深情的长吻融化了老女孩的心,此时的老女孩已褪下黑框眼镜,少女的心像沙中的珍珠一样,闪着熠熠的光泽。

InStyle: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回响和认可,你现在如何看待“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 SHUSHU/TONG:我们会很骄傲地告诉别人我们是来自中国,住在上海的设计师。

InStyle:你们认为一个成熟的时装设计师的标志是什么?SHUSHU/TONG:团队吧,组建一个优秀的团队是很不容易的事。

InStyle:对于“联名”这件事是怎么看的?SHUSHU/TONG:大家可以冲出自己原本的边界挺有意思的。我们很想联名游戏, 很想给王者荣耀、塞尔达、仙境传说设计皮肤或者装备!

InStyle:作为双人组设计师你们在工作上是否出现分歧,你们的默契是如何养成的?SHUSHU/TONG:这个很难说去专门培养,如果你和一个人认识10年还是很好的朋友,那么默契就在那里。

InStyle: 这一季的作品,最适合被谁穿上?SHUSHU/TONG:所有有趣的女孩。

ANGEL CHEN

Angel 比很多同辈设计师拥有更多曝光:与H&M的联名系列、参加Netflix真人秀《Next in Fashion》的经历都让她在国际时尚圈备受瞩目。她在疫情中完成新系列的创作,在有限的条件中反而拥有了无限的创意空间。2020年开头的这场瘟疫,对时装呈现的影响或许比我们意料中来得更快。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Angel Chen

绿色钻饰吊带长裙、拼接毛饰帽子

InStyle:请介绍一下本季的灵感来源,想通过这个系列传达些什么?Angel Chen:这个系列以1968年上映的电影《阿基拉》为灵感来源。电影设定的年代刚好是2020年,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世界。所以在设计中我们也融入了大量的赛博朋克还有机车元素,色彩上也是以机车少年的红色搭配有科技感的银色、绿色、黑色。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故事传递一种疫情之下也要重拾信心的希望,唤起大家对于明媚未来的追求。

InStyle:这个系列与你以往的作品相比风格更加成熟了,创作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Angel Chen:其实这次秋冬系列,可以说是对之前春夏系列的一个延续。从春夏系列开始我们相比以往有了一些不一样的尝试,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突破和完善的过程。这一季在设计的过程中,正赶上疫情爆发,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无限可能的一个过程了。

比如有一条拼接褶皱的裙子,是我请同事从公司闪送面料到家里来,自己用手捏出压褶,借用我的好朋友黄婉冰的工作室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另外我们这一季的很多不同的变化都放在了面料的选择上,包括皮革和丝绒这种以前比较少尝试的元素,还有施华洛施奇水晶的加入,都是以往没有的。

InStyle:参加《Next In Fashion》的体验是怎样的?在规定的短时间内赶制出来的比赛时装,对你来说意义是什么?Angel Chen:真的是一个从轻松到超负荷的过程。我觉得其实寻找创意灵感和实际动手对我来说都不是最大的挑战,反而是后期紧张的赛程对我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不过即便如此,现在回想起来记得的都不是比赛的痛苦,而是很快乐的过程。

我觉得这个比赛像是把我大学读书的课程浓缩在了10集节目里了,有一种重回大学课堂的感觉。在短时间内赶制出服装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把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创意和经验灵活运用的过程。因为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很难做足够的准备功课,你可以看到很多参赛的设计师都会把自己曾经尝试过的设计重新融入到比赛的创作中。

当然我还是在这个舞台上做了很多新的尝试,比如在牛仔上泼墨的设计,我觉得这个过程很好地锻炼了我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对我来说参加比赛的意义是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不仅是一个生产制造大国,同样也有很好的设计。

InStyle: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一些回响和认可,你现在如何看待“本土设计师”这个标签?Angel Chen:原本我是有一点排斥这个说法的,以前大家说到本土设计师可能印象不是那么正面。但是随着中国设计师们在国际舞台上被认可,本土设计师本身的含义已经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这个标签背后所代表的是正在崛起的新一代中国设计师和他们的好的作品,大家的努力可以让这个标签被重新定义。

InStyle:与推出第一季作品的自己相比,现在的你工作和思维模式上有哪些转变?Angel Chen:我记得我第一季的作品,还是很像一个学生的作业,不会考虑太多生产和成本的部分。现在我在设计的时候不仅会考虑创意和设计,对于SKU的数量、货品比例、面料来源还有生产造价等各个角度都会有自己的思考。现在在设计的时候会有很全面的计划,从生产到最后的发布,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以后也会越来越专业。

InStyle:你认为一个成熟的时装设计师的标志是什么?Angel Chen:我觉得应该是每一季发布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水准上,有自己的标志设计。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品质上都保持在一个好的状态,保持自己的特色的同时可以适合大众的穿着,并且一直维持在这个稳定的状态上。

InStyle:拥有一件持续流行的明星单品或成为明星设计师,二选一,你如何抉择?Angel Chen:我会选择成为一个明星设计师吧。我觉得可以被称为明星设计师的人,也表示他能够代表自己品牌的风格,让人感受到品牌想要传达的精神和理念,这是一种非常直观的感受。其实成为明星设计师并不代表可以不用设计,反而更需要不断地推出好的作品和系列,也一样可以设计出明星产品,两者是可以兼得的。

InStyle:谁最适合穿上你这一季的设计?Angel Chen:这一季的风格,我觉得国外的艺人中Bella Hadid非常合适,很希望有机会合作。国内的艺人的话,因为这一季有很多机车风格的元素,感觉非常适合王一博。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摄影/Nick Yang 造型/Tracy Li

编辑、采访/William Yeh、Tracy Li

模特/龚静雯

化妆/Clive.X 发型/徐友华

制片/乌龙

时装助理/凌丽、李晓倩

设计/Vivi.Z

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我们采访了12位本土设计师,聊了聊中国设计的去格式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