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一个月以来,糖主不是一直都每周为大家推荐一位2019年度最有温度设计师嘛,前几期出了后,后台不断有人问:有没有西南地区的设计师呀?
这不,今天就来了。
2019年度最有温度设计师专访的第六期,我们采访了来自成都的一兜糖家居APP认证设计师@何雨晴。
她的获奖作品“阅宅”,曾经在一兜糖上被疯狂收藏点赞,相信长期关注我们的糖友一定不陌生。(戳链接快速回顾:成都摄影师53㎡一人住,拆墙扩容整屋洄游,她说:“这就是前半生追求的理想家”!)
今天,糖主就带大家一起走进设计师@何雨晴 和她的设计世界。
要打造人与家合一的作品
“你觉得这个案例成功的关键之处是什么?”
“是居住者。”
在与何雨晴聊到获奖案例时,她这么回答。
在她看来,家的灵魂是居住者赋予的。“住宅设计,一个好的作品离不开使用她的主人,如果里面只有设计者的技法,那必然是少了灵魂的。无需做过多的修饰,有人和物的情感足矣。”
本次获奖案例中的屋主阿阅,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摄影师,爱好手作、油画、阅读。要求不多,有人有猫,有生活和爱好,集合于一体的舒适的家。
何雨晴的作品“阅宅”,与阿阅的气质完全相符,是真正的人和家合一。
无论是同时承担客餐厅&书房功能的“多功能复合空间”,还是采光最好的“工作区”,抑或是让猫咪自由玩耍的“大书架”……那些让人艳羡的空间设计,其实都是阿阅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我会让每个客户先深入的了解自己,我们作为设计方首先要解决空间问题,这是专业知识,但比之难的是,思考屋主的生活和情感如何如实的反映在居家的细节上。”
在投入做阿阅家的设计之前,何雨晴就一直关注阿阅的作品。在设计阶段,也会从她微博分享的工作和生活随拍中,挖掘她的潜在想法。
▲阿阅微博日常
她会从阿阅拍摄的照片,比如场景构图、取景的故事传达、色彩偏向等,以及阿阅生活经历的随拍中,扑捉到阿阅的很多喜好信息。
除此之外,在色彩部分,她会让阿阅从日常的穿衣来了解自己的舒适状态是怎样的,再结合色彩分析来综合设计。
何雨晴眼中有温度的家是:“在家可以享受自己喜爱的事情。”
如何设计出有温度的家?她说:“无需要过多修饰,有人和物的情感足矣。居住者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最好的设计。”
/从自己的生活日常出发
延伸探索不同客户的居住状态/
何雨晴从3岁开始学画画,曾经的梦想是做个服装设计师,后来却误打误撞学了室内设计。
大学时,她喜欢去图书馆看安藤忠雄的书籍,安藤忠雄所提到的关于“建筑的理想状态”,让何雨晴印象深刻。那是一种“内与外,西方与东方,局部与整体,历史与现在,艺术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抽象与具象,单纯性与复杂性两极之间的,同时又渗入自己意志而升华出的一个综合表现形式。”
毕业后,何雨晴和很多同学一样,进了设计公司工作,一边沉淀自己认真工作,一边梦想着出走,做自己喜欢的设计,在作品中呈现出如同安藤忠雄建筑里一样的理想状态。
两年前,她和先生吴晨一起离职,成立了“吴晨何雨晴设计研究室”,开始做独立设计。他们认识八年,十分默契。
现在,两个人除了跑工地外,大部分时间在家工作,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工作室(接下来会有全屋记哦,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每天的日常是,起床,洗漱完毕便开始工作,晚上会留出一些享受的时间,诸如两个人一起看场电影、健身、看书、玩游戏等。
▲两人平时一起在家办公
因为在家办公,宅家时间长,她会将自己家作为一个作品不断打磨研究。
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挖掘出很多在空间中的不同状态和生活细节的思考,由此延伸去探索不同客户的居住状态。
比如:对于人在使用不同功能时尺度的把控会更加精准。
“我家洗漱台高度是900mm的台下盆,并且是加深加长的一体定制盆,我和我先生身高有200mm差,对于特殊定制的各尺寸使用的舒适度和便捷性会更有数据性的思考和延伸”。
同时,会对空间每个功能的使用体验感和多变性,有不同的思考。
“比如大家现在很钟爱的岛台,我家岛台位置的朝向是有景观的窗户,人在操作时不仅能与客餐厅有关联,并且可以欣赏窗外风景,这是体验性的价值。”
从日常生活里感受到的细微变化,她都会记录下来。在为客户做设计时,在这些方面投入更多的思考和心力。
▲何雨晴的家
一年只想做1-2个案子
投入200%精力和心血
何雨晴眼中的自己,是一个爱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又喜欢探索美好事物的人,追求自由随性的生活。
她的理想生活状态是,一年只设计1-2个自己喜欢的案子,投入200%的精力和心血,剩余的时间游历世界。
她说:“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做一两个极致的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客户的作品。然后把其他时间,用于对其他事物的探索上。”
她和先生对于这个理念的认同大过于金钱的欲望。
一个小而精的团队即可,不用太多,也许三五人。不用在管理上投入太多精力,不追求产量,只专注于质的研究。
虽然现在尚未做到,但对于每一个接手的案子,她都投入完全的精力,将其当作自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来雕琢。
时间宝贵,要在同样的时间内,做出最对得起自己的设计。
▲何雨晴设计作品-《温和的开放》
对于她的周游世界的梦想,她说:“每个国家和城市都有他们的文化脉络、人文情感,这很吸引我。”
无论是小时候学画画,想学服装设计,还是后来成为室内设计师,抑或是环游世界的梦想,何雨晴对一切「创造性行为」上瘾。
“当我们一味用最舒适的方式时,会越发索然无味。当不断跳出舒适圈,去寻找不同的可能性时,会发现很多奇妙的事情。这也是我享受并被吸引的。”
『 Q & A 』
Q1:作为一名设计师,如果让你给出3个装修的建议,会是什么?
1、一定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跟风。
2、钱花在刀刃上。
3、适当的断舍离。
一兜糖「2019寻找有温度的家」评选
@何雨晴 获奖案例分享
「原始结构」
- 卫生间太小,使用不便利
- 原餐厅小,次卧浪费
- 厨房通过二次过渡才能采光,现场非常暗
- 每个空间过于独立,对于屋主稍显无趣
「设计改造核心」
- 打掉了原厨房、卫生间、主卧、次卧的墙体,以洗手台为中心,空间进行了细微的重组,让人在室内形成洄游式动线。
- 模糊了客餐厅、书房的独立界限,而是整合为多功能的复合型空间。收纳区域围绕墙体边缘组合,扩大了行走活动的动线。
- 改造后的厨房依然保留了足够的中式操作空间,让冰箱等电器释放出来,使得公共空间更为宽敞通透。
- 卫生间三分离,淋浴作为私密空间由卧室进出;马桶区为了方便对公共空间的使用,由外部进出。
- 利用卧室墙体厚度,巧用了偷空间概念,设计了衣橱收纳,让卧室更为宽敞。衣橱面对起居室是与隐形门串联成装饰墙面。
- 专门为猫设计了一处封闭性柜子,柜内是猫可以活动休息的空间,且柜门设计了透气材质,解决屋主不在家时的顾虑。
点这里,立即找他设计:何雨晴的主页 | 一兜糖 – 家居装修生活平台
本文由一兜糖家居APP头条号整理发布,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