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近几年来,从北京、上海到深圳各大设计周

日站君看到了中国设计力量的崛起

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设计?

设计能够为中国社会做些什么呢?

这是日站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也是想和大家分享和探讨的问题

就在两个月前的雄安

第二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的现场

日站君看到了德、美、意、芬、日、韩等30个国家和地区

200多名全球知名设计大师

一起来探讨一个主题:

“设计力赋能未来之城”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一个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发展离不开生态

环保和可持续性,在本次设计周上

有许多展品围绕“可持续性”“技术创新”

6000平方米的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

按国际化展览标准设置七大板块展区

共有210家企业参展

其中,德国特色设计展区50家

海外经典设计展区53家,国内先锋设计展区4家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不只是让大家看到优秀的设计是什么样子

展览过后

第一届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在雄安新区启动

总金池高达430万元人民币

最高奖项金芦苇奖的奖金高达100万

看似简单粗暴的发钱

其实也是以最实在的方式

用实际的行动去激励优秀设计的诞生

传播和肯定设计的价值和精神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当然,更重要的是

这次大会邀请到的众多国际一线设计大咖

犀利的观点、独到的深度思考

都让日站君受益良多!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美国IDEO设计公司合伙人兼亚洲区执行总裁查尔斯·海耶斯

演讲主题:世界需要设计

究竟什么是好的设计?

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01

德国制造为何高品质?

未来趋势:手工制造

19年恰好是德国包豪斯学院成立100周年

展区内也有包豪斯主题大篷车

德国特色设计展区也是今年

最受大家的欢迎的人气展区

展出包含瓷器、家具、文具、高精仪器、概念车等

300件设计精品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我们采访了德国手工制造展策展人

卡特亚·克莱斯

2014年开始,她在中国参加过各种展

本次以未来为导向的思考让她印象深刻

更表示,让她兴奋的是

很多地方还没有发展起来

但雄安市中心已经有很高科技的东西,比如人脸识别

让她觉得这个地方很有潜力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1.德国设计一向以严谨著称,最近几年德国设计界是否有一些新的变化?发展趋势是什么?

现在精工设计还是德国的主导,并且德国设计也是高质量的代名词。但是在制造业方面,像机械制造和装备制造,依然面临着来自国际上的很多挑战。比如说它的运营费用,制造时间和成本等等。

从一些国际的报告来看,德国仍然还是一些创新的引领者。主要是它发展的速度还是非常快,也有一些新技术的运用,比如说无人驾驶技术。

德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将好的想法运用于产品设计的阶段,并且还在产品当中体现了很多创新元素。德国的手工制造其实也代表着消费者对于手工制造的一种更高的追求,德国制造是向着高科技制造发展而不是奢侈品制造。

德国目前的工业制造还跟许多其他的问题是密切相关的,比如说像后现代的经济以及气候变化等等。对于环境有更高的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这种协调。正是因为这种理念的导入,人们的一些思维和传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2.你认为中国设计和德国设计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两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在中国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切皆有可能。好像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实现的。十年前,在欧洲好像还没有中国设计这一说,但现在这种想法已经完全改变了。

目前中国的设计,特别是现代设计正处于发展当中。在以前,我们觉得中国好像只有一些简单的手工制造产品,都是便宜货等等。但现在,中国的现代设计在年轻人当中非常受欢迎。

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是非常强大的,它的哲学、思想、文学和文化,并且现在这些中国的哲学思想已经传承到下一代年轻人当中,对他们的影响很大。中国的一些传统制造会有竹子之类,一些亲近自然的制造,在中国一直非常流行。现在这些已经运用到和先进的技术结合到一起,创造了更好的产品。

在德国,现在不仅仅是工业设计,一些手工制造也在同步发展。设计师也在跟制造保持同步节奏。对于年轻一代的设计师来说,还是更偏向艺术方向去发展的。他们觉得,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设计师和手工艺人的区别没那么大了。日本设计师关口爱里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她又懂建筑又懂工程,又懂艺术。

设计师目前被称为能够解决问题的人。设计和手工业现在最大的区别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解释,对比已经不是很明显了。在德国手工业者是特别复杂的职业,需要接受长期教育,人们不再只是买大的工业产品,而是倾向于选择手工制造产品。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对于中国设计,你觉得近几年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德国手工制造实际上是为了制造更精细的商品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强调产品的耐久力和使用的时间,所以德国手工制造也是质量高的代名词,一直致力于把手工和技术相结合。

但这种方式对中国不太适合,中国需要可持续发展,并把各方各面统筹起来。在任何生产的过程中都要注意技术的运用,特别是在新产品的生产制造中,一定要考虑到与自然和周围景色的统一,更好的运用技术,更好的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数字化发展还有一些食品领域都可以做很多改变和突破。

02

日本设计为何独具风格?

最新一代日本设计师的思考

日本设计因为其独特的风格

在世界设计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本次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上

我们看到了最年轻一代的日本设计师

出生于1992年的关口爱里

毕业于庆应大学,并在伦敦传媒学院完成硕士学位

她追求融合了材料的自然美和人工技术的新表达方式

也负责过三宅一生和Peep等项目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4.日本设计有其非常独特的风格,请问关口女士:设计师在做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突出自己国家的设计风格吗?

我们的事务所叫we+ Contemporary Design Studio,是做介于艺术和设计之间的工作。日本的主流设计里有很多非常好的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之类,但我们做的可能和主流设计有点不太一样。我们想去开拓主流设计之外的领域,寻找设计其他的可能性。

我们都是在日本出生并长大的,当然不知不觉中会做出比较日本风格的设计。但我们并不是特意要去做日本风格的设计,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5.参加本次设计周活动,印象最深的作品是哪一件?

每一件都觉得很新鲜。我有特意去看德国手工制造展区,还有对台湾设计展区对材料的新运用非常感兴趣。因为本身对新素材的运用非常感兴趣。

03

如何用设计赋能未来之城?

被业内誉为“工业设计推手”、“双创推手”

国际工业设计界最受关注的中国女性

——封昌红

从深圳到雄安

她着手推进过很多成功的设计活动

开创过很多行业第一

我们有幸请她聊了对于两次设计周的感受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6.今年是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的第二届了,这一届和第一届有什么不同之处?

去年是“设计点亮未来之城”,今年是“设计赋能未来之城”,这其中的转变是什么呢?

因为雄安过去两年是在规划当中,从今年开始到了开工建设的阶段。这个阶段如何以设计的力量来赋能建设中的雄安。比如在展览中看到的智慧路灯,已经从研究院的雏形产品到了落地,有了成果。

去年聚焦的主宾国是芬兰,希望打造一个有温度的城市,它是有风格的,简约的。今年聚焦的是德国,德国制造是高水准的。今年是包豪斯100周年,它的理念也和雄安相契合。是以人为本,将艺术和技术结合。

30个国家和地区,200多名设计师,聊设计如何为未来的城市赋能?

能够有幸参与其中

并听到这么多不同国家的设计师的看法

日站君觉得很有意思

也非常期待

雄安这位未来之城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奇迹?

-END-

图文转自日本设计小站,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