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优秀设计师来说,除了专业能力的不断加强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同事、客户、领导之间的工作联系,都是和沟通能力直接挂钩的,而这一切都与价值和财富挂钩的。
设计的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设计师说:我的老板不是设计出身,每次都不理解我的意思,什么甲方不懂设计还总是指指点点,在这样各式的问题中,也许别人是有一些问题,但对于别人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所以主要原因还是要从自己身上去寻找。
那么接下来我会以5点,来和大家聊聊,如何通过处理设计师、领导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从而不断升值自己的价值。
一、要做问题“终结者”,而非是问题“制造者”
我们先来看下之前接触的两个咨询案例:
同学A的状态是处在老板和客户的这个三角关系里面,A同学认为客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却不说明白,让设计师自己去思考,那么老板呢,也不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去思考,总是觉得自己做的设计不行,搞的自己很焦虑。
同学B是一个在甲方工作,有点类似国企,然后上面领导很多,每次遇见问题领导们总是各种意见,自己都不能够统一,然后最终我们的组长也把问题推给了他,然后他就处在这种问题中,每天搞的自己很难受,总是负面情绪很多。
这两个案例中的情况,是在向我咨询的设计师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大部分同学会先考虑到是其他人存在的问题,这是人性使然,所以总是很难解决问题,钻进了死胡同,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很难去改变别人,但每个人又想去改变别人,所以矛盾就产生了。
对于有这样思维的人记住一个社会法则,要么你有能力去建立新的规则,当你的能力无法建立规则的时候,那么你就要学着去适应规则,从而获取自己所想要的利益。
生活中第一类能够建立新规则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都是第二种类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背景下,你没办法去改变别人,别人也很难听你的,所以这个时候就提到了我们容易犯的一个意识问题,当你想解决问题,却在别人身上去找问题的时候,问题是很难被解决的,因为任何人都是不愿意被轻易改变的,所以问题就会在这个地方,积淤成结。
所以最终你会因为无法解除这样的问题,而陷入迷茫、焦虑、抱怨,致使自己负能量爆棚,影响事业和家庭。
所以每件事情都有其根源性,比如说同学B,刚才说到了他的状态就是领导多造成意见不和,然后他的组长也不能很好的为他讲话,那么他就感觉自己总是被呼来喝去,问题都自己担着而难受,那么这个时候如何解除这样的状态呢?
我分三个点就可以帮助解除:
① 在共同讨论的时候,作为设计执行者的你少说多听,用心聆听他们的对话,吸取有用信息
② 把你的专注点放在做事本身的过程上,而不是专注在抱怨和对他人的不满上
④ 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对应提出你的意见,要考虑哪些话适合什么场景,会议上提还是私下说
所以这就需要你的察言观色了,什么话适合讨论时候说,什么话适合私下说,要注意懂得观察,假设你再讨论的时候因为不服,而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观点,那么问题来了,本来领导就多,意见就不同意,然后你还掺杂有抱怨式的问题,对你自身是没有半点好处的,最终只会越搅越乱。
所以对应问题去找针对性的人提出讨论,如果最后实在不知道听谁的,那就听能够决策的人,因为我们的人生会遇见太多的人,你不可能做到每一个人都喜欢你,要想处理好工作就别怕得罪人。
所以你要更倾向于做一个“终结者”,而非是问题“制造者”。
上面的案例中无论是同学A还是同学B,又或者其它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都会经常性的出现在我们的身上,而且根源上是换汤不换药。
而这些问题的发生,都是注意力和心态在影响着我们的意识,现在很多人都有的一个通病,就是认为别人总在关注我们,而且还是“不友好”一面,但真正的现实是每个人都很忙碌,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关注你的七七八八。
所以很多人所谓的被人在意,实际上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在意,多以导致了没有办法专注在工作上,所以就意味着你跑偏了,那么你无法用百分百的专注力去做这件事,那就无法获得一个收获满满的结果。
二、通过主动引导,提升客户之间的信任
主动和被动是很多设计师很容易犯的一个问题,比如你在最初从事设计的时候,你的能力是不够的,那么你就无法更好的去引导客户完成这次设计项目。
还有一点就是很多朋友会因为能力缺乏而自卑,不够自信也会让你显得非常的被动,一旦去被动工作的话,就会遇见各式各样的问题。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去思考的话,无论你是初级设计师还是优秀设计师,都要学会如何能够更好的去主动引导客户,然后更好的把控全局,做一个引导和领导者,而不是被动的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结果到头来问题没有解决,怪的还是你。
与客户的合作就是如此,如果一旦开始你陷入被动,那么接下来就很容易一直被动,这里并不是说让你去强硬的控制客户必须听你的,而是让你更主动一些的去引导,然后才能更好的处理好业务,工作也会变得清晰、高效起来。
因为每个人都很容易站在自身的位置上去考虑,比如老板看的是你是否能够靠谱的拿下这单业务,然后每个月为公司产出多少价值,客户看的是你是否能拿出更完美的方案,让他们的利益最大化。
设计师要负责的是过程、结果,所以如果没有良好的工作方式和察言观色的能力,那么你就很容易陷入迷茫、焦虑的状态里,对客户和公司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的成长更是不利的。
而工作中,客户看结果不看过程这很正常,因为他们是甲方,掏钱的这一方,就是为了找到专业的设计师来为他们服务的。
或许有的一些设计师会说,我本来就是一个执行设计师,我拿一分干一分事,如果你给自己下这样的定义,那你就很难去得到更深入的成长,因为你的专注力并没有放在成长的位置上。
因为你在工作的每一个历程,看似是拿钱为公司打工,但实际上你是在为自己的人生不断的积累沉淀,通过每一步在规划建造属于你人生的每一个月,每一年,所以当你有了这个思维转变的觉悟,你就会明白当你自己做好了事情之后,受益最大的一定是自己。
所以作为设计师,你不仅要关注设计的过程和结果,你还要察言观色客户的心态和喜好,还要考虑最终设计的受众,因为我们从事的是商业设计,并不是艺术设计,就是为了更大的挖掘企业或产品的商业诉求而存在的。
很多人都说设计师要天马行空,但它其实是存在一个前提的,就是在符合商业最终诉求的前提下,你可以去天马行空去,一切不以商业诉求为目的的设计都是“耍流氓”。
比如在你做了一幅作品之后,你自己觉得超级无敌的漂亮,爱不释手,但客户看了之后,却被否决了,那么这个时候你就要去反思,是不是自己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思想,而跑偏了设计的主题。
因为客户虽然没有你懂设计,但是客户对自己产品的优点、功能特性比较了解,所以设计不仅仅是美观度,如果你的设计与产品商业诉求是违背的,那么你这个自认为“漂亮的设计”在这个项目本身就是失败的商业稿件。
所以我在分析某些问题时的诀窍,就是会一步一步的从根源上去找问题,一开始你接受度会慢,但成长会随着你的意识打开陆续提升,就好比我这些文字,你看到之后意识开悟了,那么就会驱使你的行动,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因为积累沉淀,而有很大的一个改善,特别是之前存在这些问题的设计师。
所以说很多设计师在工作中总是认为自己被老板、被客户所左右的发生,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工作中特别的被动,所以造成了后来的各种问题,而被动的原因就是太过“自以为是”,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缺乏良好的沟通和引导能力。
如果一开始你没有因为良好的引导而占到主动权,那么客户很难对你产生信任感,你就很容易被动成为一个机械执行的设计师,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会费劲很多。
举个我自身的小例子,我参与工作的第二年,服务上海某医院的设计,在做到其中的几张海报的时候,首先在最开始我犯了一个“诚实”的错误,我们最初在做风格方案的时候,是我和总监一起做的,后面客户选择的是总监的方案,我在与客户沟通的时候,客户问选择的这个方案是我做的吗?我诚实的回答了,当时真没想那么多,最后客户就说了,方案是总监做,后面全部你来做的话,你行吗?最后还给总监打电话询问这个事情。
在这个案例中,我相信处理方式是有很多的,但是大部分的设计师一开始都会和当时的我一样,想都没想就直接说了,然后造成了客户心理上的不舒服,就对设计师产生了不信任,那么接下来的工作就会收到不必要的阻碍。
既然问题出现了,那么就想办法去解决,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总监先和客户说我是比较靠谱,有能力的,风格定了之后,后面会做的好的,而且每一个工作总监都会审核一遍的,这是第一步铺垫,口头上承诺。
当然靠不靠谱还是要看实际的,毕竟第一次接触,谁也不是火眼金睛,那么这个时候就用行动去说明,我在做好第一张海报之后,客户对我的信任就有了,这就是言行一致,最终的合作就变得很顺利了。
所以在与客户之间建立合作的时候,一旦一开始产生不信任,那么你后面的工作会相当的被动,总是会被质疑,所以一开始做好主动地引导是很有必要的。
主动引导并不是说让你强势,更不是强迫,这点一定要注意,很多设计师很容易犯的错就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拒绝客户的提议,这种“自以为是”的专业,会让你的工作变的很难。
三、专注做自己,才能更好的产出价值
我在带学生中,很多同学一开始都会有的一种心态,总觉得身边的人都看他不顺眼,结果自己总是很焦虑,时不时的会抱怨,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先说结论:这样的心态基本上都是设计师自身的问题最大,一旦思维意识打开了就会很容易从这种自己制造的思维陷阱中跳出来。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从根源性去看:
比如说当你觉得自己应该得到的职位没有给自己的时候,或者说时常觉得大家看待你的眼光都不对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来分析一下为什么职位没有给你,自己罗列一下问题,然后去寻找对根源,从根源上去解决问题。
这个社会大多时候不是说你专业能力强就能够站的稳脚步,还要看其它的太多因素,比如你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沟通,懂不懂得换位思考,都是造就一个优秀设计师不可或缺的品质。
你可以看看身边有很多设计专业能力很不错的人,但一开始出来创业就是不行,单子谈不下来,去提案不擅长沟通,所以这个时候要么你对应补充缺失的能力,要么学会团队合作,发挥你自己的专长。
我们看看孔子,为什么能流芳百世,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他,这是他的势能比较大,势能哪里来?
第一,自身确实有实力和涵养;第二,懂得保持良好的专注里去做事;第三,就是懂得展示自己的价值。
比如孔子周游列国,这就是价值展示,传播自己,所以影响力越来越大,而且到每个地方都会收弟子讲课,这其中就包含了我经常说的成功要素:分享、互动、利他、感恩。
所以在很多时候,当你觉得别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你的时候,其实是你的自我内在潜意识在作祟。
当你开始专注做自己的时候,你的工作本身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老板也会看到的你的努力,所有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你自己有标准,别人也有标准,所以我一直让我自己保持真实,专注自己的价值提升和分享。
比如你看我生活中的问题也不少,我谈单子也有失败的,也有人觉得我更多不好的地方,但我不会被这些事情所影响,当然这是我自己慢慢去刻意练习的结果,如果回到上学那几年,那我不比出输赢不罢休,如果那个时候能听到人分享这么一堂课,也许我会早些改变自己的状态和思维。
当我把专注点放在做事本身时,就不会那么在意输赢和别人的看法,一个单子失败,我还会有第二个,而且失败也带给了我不能忽略的经验,所以说当很多人中有一小部分认为我们不好的时候,并不用太去在意,专注自己,专注做事本身才足以快速成长起来。
司马迁的入学老师董仲舒的一个小故事“三年不窥园”。董仲舒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因为专心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也正因为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这份专注力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所以当我们把专注力放在做事本身,就一定能够获取更大的成就和财富,比如说我接到一个设计单子,我就会用心把这单做好,我带一个学生,我就会用心系统的去助你开启优秀设计师之路,设计的合作中也是如此,相信老板和客户也必定喜欢与专注的人合作。
专注也意味着不断的简化我们的工作路径,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精力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因为你专注在这方面的时候,你就能够把这个事情做好、不跑偏,当你的精力在这里,收获必然也在这里。
那么现在你就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在工作的时候你的专注点到底在哪里?自己拿一张纸书写一下,就明白了你的问题所在。
四、放下不好意思,学会拒绝
▶ 与客户之间的“斗智斗勇”
在与客户一开始合作的时候,需要一段磨合期才能够摸清对方的脾性,在这个过程中你只要用心的倾听、观察,就会很容易观察到一些你想要的内容。
曾经合作过一个客户,这个客户就是典型的纠结,比如做一个海报的时候,我完成了一个版式之后,然后客户就会说,能不能试试这个或者那个…
一开始就很多的设计师会很反感这样的客户,但恰恰这个时候需要设计师的主动引导,我的做法是以退为进。
① 先铺垫
首先说我是专业的设计师,像这样的案例也处理了很多;
② 然后委婉拒绝
告诉客户,您得这个思路做出来是不好看的;
③ 从专业切入分析
从专业角度去分析为什么不好,比如卸掉、版式、字体选择等;
④ 最后表明态度
最后一点很重要,建立在前期的基础上,然后告诉客户,如果您确实想要看,那么我花些时间给您修改一稿件,您对比一下。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呢?
因为在最初的磨合期,需要与客户之间建立信任度,然后通过这个过程再去表明你确实是专业的设计师,那么当这次你修改出来之后,客户对比一下确实你说的是对的,那么他会对你产生信任度,更会认为你的专业,也不会因为你拒绝改稿而产生反感情绪。
一旦你获取了客户的信任,后面再合作的时候,那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当然前提是你确实为客户着想。
所以有的时候适当退让,并不代表你就认输了,反而一个策略性的退让可以让你做到以退为进,获得客户的认可,最终让你们接下来的合作顺利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投入,增加工作的高效性。
▶ 与上司之间的“爱恨情仇”
还有一个拒绝的点在于老板,比如当你自己的工作确实已经无法安排的时候,你可以适当拒绝,比如你说我最近的工作确实安排满了,这个工作再安排给我,怕会影响其它工作的质量和客户的信任。
最怕的就是你为了哪点不好意思的“面子”,撑着去全盘接受,结果一边加班一遍抱怨,搞的自己得不偿失,最后负面情绪增多,造成身心的疲乏,对自己和对公司都是不负责任的。
找我做咨询的很多同学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可能你们身上也会发生过就是。
比如说总监给你安排工作,你听了一遍但是没听懂,你不好意思去问,就不懂装懂的直接去做了,结果就是把这个需求全部给搞错了,因为你没有去沟通好,产生了很多的一些问题,导致你又重新加班去做。
所以如果你没有听清楚或者不理解,那么一定要建立沟通,哪怕有的时候会重复去沟通,也是必须的,因为当你不明白的情况下去处理工作,结果一定会产生更大的问题,如果不可挽回那会造成自己和公司的极大损失。
比起你去问领导的时候,领导可能会因为你的重复而不高兴这样的状况,那么你思考一下:“如果说你因为没有去问,没有去沟通好,然后犯下了很大的错,甚至是不可挽回的一些错误,那这个时候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比较严重?”
甚至更严重的,因为你的“不好意思”而失去这个单子,在客户看来你不负责人,在总监看来他肯定会说,你没有听懂为什么不问我呢?
所以不好意思是阻碍我们发展和获取财富的一个很大的根源问题。
我在出去参加各种活动或者课程的时候,大部分都会强调一个点就是,一个人想要获取更大的成就,就要学会放下你的脸面,要做到不要脸(褒义),便能天下无敌。
当你真正能够放下不好意思的时候,那么你会自信阳光,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能够直观的去解决,那么你自己也会变的越来越自信,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 怎么解除不好意思呢?
那现在会有同学说,我知道不好意思不好,但是我没办法去放下,其实在不好意思的背后,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自卑心态造成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源自内心的恐惧,你总会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不好的事情。
有一个“洁癖”患者,他如果身上有一点脏东西的就很焦虑,最后去寻求心理医生解决,那么心理咨询师第一件事就是在他衣服上抹了一点脏东西,然后告诉他今天晚上回去不要去洗衣服,也不用去洗澡,然后你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变化和心理活动,第二天过来告诉我你的感受,你能答应我吗?他虽然因为衣服脏了觉得很焦虑难受,但还是答应了说可以。
他就这样子去做了,第二天咨询师问他的时候,他告诉咨询师,说我一开始的时候觉得特别焦虑,特别想去洗澡,但是我已经答应过你了,所以我就没有去洗,也没有去换衣服,然后我就感受自己的状态。
然后就是老师就问他,那你现在感觉如何,那么他就告诉老师,我以为我承受不了,但是过来了之后,我发现什么也没有发生。
那把这个过程嫁接到不好意思这件事情上去,并且去行动中实践,比如当你因为害怕重复问领导问题而不好意思时,就刻意的去做一次这件事,然后自己回来之后去反思复盘,到底你恐惧的、不好意思的有没有发生。
你会发现,虽然领导因为你的重复而说你两句,但是问了之后得到的结果就是,你沟通清楚了问题,你的根源问题得到了提升,一切都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而并不是坏的方向。
再比如当你因为害怕与客户电话沟通而在网上聊不清需求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你要刻意去练习,一定要和客户打这通电话,如果怕说不好,刻意在纸上先列出要沟通的问题,当你电话完了之后你会发现,除了说话有点结巴颤抖之外,你的问题都沟通清楚了。
通过这样小行动的转折去打破你的不好意思,从小的事情中你会发现当你放下不好意思的时候,你反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清晰更强大了。
那么这个过程中你获得的成就感就会越来越多,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自信,那一刻你自身也会强烈的感受到所有的事态都在往更好的方向去发展,不好意思也就会离你远去了。
五、如何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以上四点大家自己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去梳理自己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解决自身的问题,那么第五个点,我想讲一下优势和劣势这个方向对设计师自身的影响。
很多时候大部分的同学都总是去盯着自己的缺点,也会有很多的同学因为自身的缺点而自卑,那么我们一定要注意,明白自己的缺点没有错,同时也要明白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优势可以让你明白,你的重心可以放在哪里,比如说当你沟通能力强的时候,那么你或许就适合处理设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当你创意能力强的时候,你就适合做团队的大脑,当然这是宏观上的理解,针对不同的人,我们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么明确自己的缺点不是让你自卑,而是让你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这样你才能明白自己到底是要扬长避短还是要取长补短。
当你的意识开始开悟,那么痛点也可以变成你的优势,比如说一个很焦虑的人,当你处在焦虑的状态下自然是迷茫、痛苦的,但是当你经历了这样的痛苦之后,你通过一些方法重新站了起来,那这个时候当有一个人遇见和你差不多的焦虑,那你是不是可以把你的方法分享给他。
当分享一个两个十个百个,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可以收费,或者做一个小课程,专门讲如何面对焦虑,如何从焦虑中战胜自己,那么这个是不是把你的痛点变成了你的优势,同时为你带来了财富。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很重要的还是一个思维的转变,生活中会遇见很多人都焦虑痛苦过,但是大部分朋友在他们经历过来之后,就会继续投入到他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就把这件事给忘了,更不会去想这个事情原来可以变成一个可以让他去赚钱变现的一个机会。
相反就会有一些思维意识灵活、会经常独立思考的人,就会去思考当经历了一次磨难之后,我自己能够收获什么,先不谈做咨询收费,只是做一次深度的复盘文章,分享出去之后,也一定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共鸣,从而帮助他人走出困境。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工作仍旧还是你的工作,等你这方面越来越强之后,你是不是就可以把它当成你的一个自由职业的砝码,这就是从痛苦挖掘着自身优势的一个点。
所以人一旦开窍,所有的状态都会随之而变,因为我自己有这样的经历过程,我也影响了身边的很多人有这样的改变,所以我才敢与大家这样去分享。
比如明明你擅长沟通交际链接人脉,却非要站在幕后去做自己不擅长的,像我自己,我喜欢专注起来做点事情,当我做的事情有点起色之后,自然就有人主动约我、见我,也人找我写书,这就是我通过专长去让自己的势能越来越大。
所以如果你擅长人际关系,那么就多主动去链接一些牛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也会更容易接近成功。
这是鱼先生设计解惑专栏36问01篇,我会用36个问题来解答关于设计师的日常疑惑,欢迎关注我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