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单仁行陪伴你的第1387天
我相信很多公司,现在都有配备美工或者设计师来处理图片、制作海报、制作网页。
按照业界水准,一名好的设计师一天下来,制作的高质量图片,可能能达到5~6张。
最近就有这么一个老总,因为设计师,自己出了名。
因为她要求自家的设计师,必须在1天内完成100张图。
这对于设计师来说,无疑是超负荷的工作量。
但一讨论到加班能否折算成休假或提成时,这名老总的回答则是,“公司不是国企”之类的话来搪塞过去,语气十分强硬。
随着这件事在网上的发酵,这家企业的发声平台,开始被热心网友“爆破”。
而这位女老总,也被做成各种各样的表情包,在各个社交平台传播。
可能是害怕舆论发酵会影响企业运转,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在1月7号做出回应,我从中摘了几段,来给大家,一起品一品:
这个东西我觉得特别正常,因为员工出出来的图,我们不满意嘛。
你看三张图、五张图、十张图做不出来效果,我们就做上100张,我们试试看。
可能这个小孩他理解不了,他的理解就是每天让我做这么多。
你都不去做不去尝试,你根本做不出来我们最想要的东西。
我们也没有怎么处理(这件事),就看这个员工他自己怎么想,去留取决于他啦,不是取决于我啦。
他想留呢,就要把工作做好,他想要走呢,我们也不勉强。
关于这段回应,我个人不发表任何看法, 反而还想跟大家聊聊另一个方向,聊聊心理学里的一个人格——巨婴人格。
什么是巨婴人格呢?
就是说,有些长大看似成熟的身体,但大脑和内心却仍停留在婴儿水平。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给出“巨婴”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第一个,共生心态。
婴儿因为很难区分自我与母亲、他人的界限,误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这就是所谓的共生心理。
由此产生出:
所有的都是自己的;
所有得到的都是应该的;
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怎么做;
你需要关爱我、照顾我、满足我、包容我、原谅我……
简单来说,就是放眼全天下都是妈,时时刻刻要惯他。
第二个,全能自恋。
世界应该按照我的意愿运转,遭受任何挑战,都认为对方有主观故意动机,否则就你死我活。
简单来说就是,听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你就照我意思做,不做就是等于跟我作对。
第三个,偏执分裂。
要么狂热地追星搞崇拜,要么幻想自己很完美,要么对现实世界,又或者他人的所作所为超级不满,容易暴怒等等。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好了,说完了巨婴人格,接下来我们就来进入今天的主题——巨婴领导。
什么是巨婴领导呢?这些真正的大Baby,或多或少具备了这些个特征:
比如凡事都习惯使唤人,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得到所谓的照顾。
比如要求被无条件认可,自己说出来的话,哪怕没有道理,也要求认可、听、服从,利用权威迫使底下的人妥协。
比如不愿意承担责任,甩锅给下属是日常,甩锅给自己是不可能的。
当然,以上总结了几个巨婴型领导的特征,用于团队管理者自我检查,接下来我要说的才是重点。
现在,很多公司的领导、管理者,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或者正常变成一个巨婴型领导。
而且要命的是,领导一旦当惯了巨婴,还会顺带把企业同化成一个大的“巨婴”,再也受不得一点点的打击跟挫折。
那么,一旦你发现自己有点“巨婴化”,该怎么办呢?
别怕,我们可以根据巨婴人格,来一条条地对症下药。
怎样解决“共生心态”呢?
领导者必须清楚意识到劳资关系发生的转变。
如今,员工跟企业的关系,已经从10年前的雇佣关系,转变为如今的联盟关系。
社会人才论就认为,人才从来不属于任何企业,人才属于整个社会。
特别是在95后,甚至00后员工开始上场的时候,意识不到劳资关系转变的领导者,注定只能越混越差,不得人心。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怎样解决“全能自恋”呢?
四个字,就是解药,那就是换位思考。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换位思考呢?
《经理人》月刊网站的一篇文章给出了两个建议,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是训练自己的软技能,包括倾听、提问、思考对方感受、不轻易批评等。
第二,增加经验。
“当你拥有跟对方相同的经验时,你会更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通常也会更具有同理心”。
这就需要让员工更加了解公司策略和经营的本质,减少组织层级所造成的思维落差。
跨部门合作和交流,也能缩短彼此的专业领域差距。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最后,我们来解决“偏执分裂”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看来,就是上传下达不到位,你要交代给底下人的事没交代清楚,全凭个人想法,只要结果,却不重视过程。
所以,无论你是高层、中层,你必须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高层作为企业的最强大脑,最需要的是把控全局,适时而变。
中层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最需要的是做到上听下达。
想做好这一点,一来需要通过完整地吸取上级的想法,再分析整理出具体的执行落地方案。
其次,提炼基层员工反馈上来的信息,形成完整而全面的信息,迅速反馈给高层。
说回这次的事件,有人说这是一次故意的营销,有人说这是一次变相裁员。
作为吃瓜群众,我们更应该从客观、合理的角度,去看待分析这个“瓜”,并且用来提醒自己,不要成为这样的领导者。
同时,不要让自己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不轻易评论一件事,也不攻击任何异样的观点,不然的话,我们跟那些网络巨婴,又有什么区别呢?
责任编辑丨范炜典